目錄
被群體孤立與取消的陰影
A24的《夢境危機》,由挪威導演克里斯托弗·博格利執導和編劇,探討了一個並不夢幻的情景:主角保羅·馬修斯(由尼古拉斯·凱奇飾演)因在眾多人的夢境中出現而成為被大眾敵視的目標。影片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:社會是否會因人們尚未真正做過的事情而排斥他們?
無所作為的成名者
保羅·馬修斯是一位中年、幾乎禿頭的生物學教授,他是探索這一問題的絕佳主角,因為他整個人的特點就是沒有特別做什麼。正是這種偏好於被動的性格成了他大部分問題的根源。他的研究生涯停滯不前。一位同事在他之前發表了一本有關他研究的書,不是因為同事偷了他的成果,而是因為他自己從未努力將其寫成書。最終,他身邊的人認為他缺乏魅力和抱負。
社交媒體與AI的現實威脅
在這個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,社交媒體和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影片透過一個錯綜複雜的夢境,揭示了如何因為虛無的事情而遭受網絡霸凌和集體排斥的風險。它警告我們對身邊科技信以為真的隱患,並呼籲思考人性在數位世界中的脆弱。
夢境中的驚惶故事
故事情節描繪了馬修斯在全球夢境中以各種形式出現的情況,他無法控制地侵入他人的潛意識,成為許多人夢中的不速之客,最終被視為夢魘般的人物。他原本毫無熱情的人生因此遭遇翻天覆地的變化,成為大眾批判的焦點,點燃討伐的風暴。
關於影片的三個故事
故事一:一位學生的夢中,馬修斯成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,卻因現實中無法達到夢中成就的巨大反差而遭到不理解。
故事二:一位夢境分析師無意中發現所有客戶的噩夢中都有馬修斯的身影,研究背後原因的同時自己深陷夢境。
故事三:一名社交媒體達人因為散布馬修斯夢中行為的影片而走紅,卻引發一系列錯誤信息風暴,最終自己也成為受害者。